上海交大教授晏乃强:减汞,节能减排的新方向

2013-03-21 3213

       近日,国家973计划项目“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所属课题五 “汞污染排放过程形态调控机制及控制技术原理”在上海交通大学启动。

       课题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晏乃强表示,该项目瞄准国家对2013年即将正式签定的国际《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履约需求,表明减汞已经成为继减少碳排放后,我国节能减排的又一个新目标。

       灰霾“新账”有所控 “旧账”仍须还

       “在大家眼里,空气的质量是越来越糟;但实际上,我们的污染控制在十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空气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专家学者与广大民众的关注点,而近期的“灰霾”问题又再一次将空气质量问题推到了舆论的巅峰,大家纷纷抱怨环境越来越糟糕,晏乃强教授却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说法。

       晏乃强展示了这样一些数据:1995年,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首次超过欧美成为第一排放大国,二氧化硫的过度排放直接导致当时我国酸雨面积占到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0%,先后出现了在“世界10大污染最严重城市中我国占有8席”的国际舆论。

       进入“十五”后,随着我国经济新一轮的强势发展,对能源需求又开始激增,空气质量也迅速恶化。进入“十一五”后,燃煤电厂脱硫进入了实质性的攻坚阶段,由于“上大压小”、“部分能源替代”等能源政策的实施,加上燃煤电厂脱硫装置的普及,二氧化硫的总量控制终于取得了成效。

       尽管在这个期间煤炭消耗量进一步上升到32.2亿吨(与2005年相比,煤炭又增加了约50%),但在各级部门“严防死守”下,终于实现了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准上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截至2010年全国火电脱硫普及率已达到82.6%,至今更是达到90%左右,远高于目前美国火电厂50%左右的脱硫普及率。

       “1995年的时候,我们全年排放2000万吨的二氧化硫,到2012年,我们全年排放了2300万吨二氧化硫。总量虽然增加了,但是我们的燃煤用量从不到20亿吨增加到了40多亿吨,几乎是二倍多,可见我们新增长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还是比较少的,我们的工作还是有成效的。”

       “‘灰霾’之所以明显,不能只归罪于大型钢铁和化工企业,这类企业大都为集中式点源排放,还是比较好控制的,但是分散型的企业控制起来很难。由于之前积累的‘旧账’使得大气环境容量基本上达到了饱和,而现在汽车总量快速上升,尾气排放总量随之上升,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总量明显加大。如果没有此前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环境还要恶劣许多”,晏教授表示,虽然二氧化硫的排放源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氮氧化物、汞等重金属及细粒子的排放是新的污控领域,晏乃强及交大的科研团队也正在把研究方向和重点转向汞的减排,争取在这个领域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

       “减汞”将成为节能减排的新指标新方向

       2013年1月19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召开的有关汞问题政府间谈判委员会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就具体限排范围作出详细规定,以减少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该公约将于2013年10月正式签定,汞减排将成为继温室气体减排、臭氧消耗物质削减等国际公约之后又一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国际义务。

       我国作为国际上汞排放大国,广受国际社会关注,将肩负着繁重履约减排任务。晏乃强教授团队及其交大环境环境学院在三十余年汞污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产汞、用汞、排汞量大造成较严重的汞污染形势,重点探索我国典型行业烟气汞控制与减排技术原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努力提供技术支持,以应对我国的履约需求。

       早在国际上关注汞污染之前,晏乃强教授和王文华教授等团队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脱汞”技术,目前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近40项专利申请,20多项专利授权,在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环境学院将依托“973”项目,探索新的途经,为脱汞技术的应用化、普及化、产业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科学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的汞污控研究在国内外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并先后承担了我国在该研究方向所设立的“十一五”863及“十二五”973等重要国家研究课题。课题研究人员以“坚守我国汞减排技术自主性,赶超国际前沿”为己任,发扬科技人员“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深化相关基础研究以及技术的产业化推进。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初步的产业化推广,产学研结合为接下来的大规模推广做准备。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人员整合,在两到三年内打好基础,到机会成熟的时候进行大范围推广。我们有信心将脱汞技术做好,引领汞排放控制的产业化推进。”